CST超表面仿真實例 - 經(jīng)典蘑菇型結構的AMC特性與EBG特性
傳統(tǒng)蘑菇型( Mushroom-Like)結構是超材料或超表面領域的基礎結構。早期這種蘑菇結構是為了實現(xiàn)高阻抗面的目的,就是利用他的人造磁導(Artificial Magnetic Conductor, AMC)特性;而將蘑菇結構做成周期結構,便具有二維周期結構的電磁帶隙(Electromagnetic bandgap,EBG)特性,這樣就可以用于人造傳輸線或左手材料等等。
了解其AMC特性之前,首先介紹面阻抗。
1. PEC低阻抗特性:
由于完美電導體的表面切向電場為零,反射回來的相位與入射波相反,差180度,屬于阻抗為零的表面。我們可以用PEC結構,或直接利用電邊界,然后用F求解器,計算Floquet port來驗證,AMC特性研究推薦模板是“周期材料->FSS->相位反射圖”
Floquet port可以入射任意角度,這里我們就用默認的垂直入射。
2. PMC低阻抗特性:
由于完美磁導體的表面切向磁場為零,反射回來的相位與入射波相同,差0度,屬于阻抗為無窮大的表面(High Impedane Surface, HIS)。我們直接利用磁邊界,然后用F求解器,計算Floquet port來驗證:
問題來了,現(xiàn)實生活中沒有完美磁導體怎么辦?所以這種蘑菇周期結構就被提出來,作為人造的高阻抗磁導面使用。
3. 蘑菇的阻抗曲線
可見其相位在某個頻率是完美磁導,這里等效電路和理論分析就跳過了,因為大量文獻都有解釋。比如這個高阻抗放在天線周圍,減少副瓣傳播,都是常用的高阻抗表面的應用。
這里主要解釋的是利用F求解器,可用平面波激勵,觀察相位,判斷一個平面的高阻抗頻率。這個方法和實際測量人造磁導平面的方法一樣,測量時,兩個喇叭天線面對DUT,然后看接收相位。
下面重點看EBG特性。
EBG 特性研究推薦模板是“周期材料->FSS->色散曲線”
介質epsilon=2.65,6.5*6.5*1 mm,2D PEC 6.2*6.2mm, 過孔直徑0.2mm。
背板PEC有無均可,因為Z-為電邊界。Z+為空氣背景,距離+10mm.
周期邊界X和Y,相位由phaseX和phaseY兩個參數(shù)分布控制,而這兩個參數(shù)由一個“PathPara”在0-3范圍內控制。
這種計算布里淵區(qū)的色散問題,一定不要簡單運行求解器,而是要參數(shù)掃描。參數(shù)避免0和3。
E 求解器,我們先跑兩個模式,0-12GHz。
進入?yún)?shù)掃描,開始。
仿真結束后,選中所有的結果ID,兩個基本模式的色散圖如下:
這個跟很多文獻中的蘑菇形結構色散圖有些不同,這是因為空氣背景距離(磁邊界影響)和采樣。我們修改這兩處,重新仿真。
右鍵點曲線屬性,設置成marker only就只有離散的點了,這樣就非常像傳說中的色散圖了。
那么為什么加大空氣背景會對PathPara=0和PathPara=3的附近產(chǎn)生這么大的影響呢?
其實這個和頻率相位有關。這個色散圖兩邊是指同一個點,就是Phase X=PhaseY=0,所以表示的是,X軸兩個周期邊界電場相等,Y軸兩個周期邊界電場相等,而Z方向的磁邊界離表面太近會破壞模式電場,所以需要拉大背景距離,直到磁邊界處幾乎無電場。
下面我們添加空氣線:
空氣線添加方法一:
重新創(chuàng)建文件夾儲存兩個模式的色散曲線,然后導入空氣線數(shù)據(jù):
1*pi/0.0065*2.998e8/1e9/(2pi)=23.06 (因為單元長0.0065m)
給文件夾改名:
空氣線添加方法二:
小結
1. 分析AMC和EBG特性可用不同的模板。
2. 相位掃描需要參數(shù)“PathPara”,所以強烈建議開始時用模板,省事很多。
3. 參數(shù)要避免0和3。
4. 可添加空氣線作為色散圖的標尺